2020-08-19 10:33:00
吳光輝院士做開營報告(央廣網(wǎng)發(fā) 上??萍拣^供圖)
央廣網(wǎng)上海8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昨天(18日)上午,受疫情影響的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科學營在這個火熱的夏天重新起航,50位來自上海的營員齊聚上海科技館,參加為期5天的科學營活動。在這期間,營員們將在專家講座、互動討論、科普影視、科學實驗、文物修復、成果展示等活動環(huán)節(jié)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感受科學的奇妙與樂趣,在科學大咖與專業(yè)導師的引導下體驗科研創(chuàng)新的魅力。
“未來科學+”科學營自推出以來一直深受學生和家長的熱捧,此次是科學營開辦的第五屆,是自2019年寒假科學營以來第二次面向小學生招募營員,也是疫情發(fā)生以來,上海科普大講壇第一次舉辦線下的講座活動。
此次科學營開營儀式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科學家、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做開營報告,講座中吳院士以“大飛機的發(fā)展歷程”為題,圍繞飛機的前世今生、飛機的趣味科普、國產(chǎn)大飛機的知識等方面展開講述。除此以外,備受小觀眾們喜愛的“耳朵里的博物館”創(chuàng)始人朋朋哥哥(張鵬)、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洪河、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這些大講壇的新老朋友也將和營員們一起聊博物、話滅絕、探火星,揭秘當下最領先、最好玩、最熱門的科學。
除了科普講座,科學營繼續(xù)引入社會優(yōu)質科普資源,給營員帶來全新的科普教育體驗。主辦方聯(lián)手南京博物院、上海陶瓷科技藝術館推出文物修復體驗課程:“古代文物”生病了怎么辦?“現(xiàn)在科技”對癥下藥,一鍵修復。在活動中,營員們可以化身文物“修復師”,發(fā)揮聰明才智,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讓文物煥然新生。此外,自然創(chuàng)客、麥淘實驗室等知名教育機構精心設計了符合小學生教育特點的科學課程,營員們還可以變身“小小科學家”,在化學實驗、DIY中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或轉換為“工程師”模擬生物習性制作會“捉蟲”的計算機。
吳光輝院士做開營報告(央廣網(wǎng)發(fā) 上??萍拣^供圖)
本次科學營的講座主題包括航空航天、天體物理、古生物學和博物館教育,活動類型包括計算機編程、科學實驗、設計制作、文物修復等,把大科學家面對面的講座交流和注重科學探究、人文關懷的活動體驗相結合。此外,科學營還邀請“小小發(fā)明家”進行全程的設計思維訓練指導,營員將在專業(y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從構思、創(chuàng)意到設計、制作的設計全過程,并在最后一天的成果匯報中展演。上??萍拣^科學傳播與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嫻告訴記者,青少年正處于科學啟蒙的關鍵時期,多學科多形式的創(chuàng)新內容設計,鼓勵他們在接受前沿科技知識的同時,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認同,激發(fā)他們未來探索科學、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未知的勇氣與能力。
在仍存在疫情風險的特殊時期,本次科學營把好疫情防控的每一道關卡,從開營前14天的健康碼報備,到防疫物資的采購準備,再到正式活動期間的體溫檢測,科學營制定了一套細致完備的防疫方案。
自2009年開辦以來,上海科普大講壇在科普領域持續(xù)發(fā)揮著積極作用,每月舉辦的高質量專題科普講座拉近了公眾與科學的距離;每年寒暑假舉辦的“未來科學+”科學營活動致力于提升學生群體的科學素養(yǎng),挖掘青少年的科學潛力。同時,上??破沾笾v壇基于現(xiàn)場講座內容推出了科普文集、科普繪本、線上課程等科普資源,讓科學點亮更多人的心靈。未來,上??破沾笾v壇將在科學傳播領域繼續(xù)探索實踐,期待為公眾帶來更加豐富、精彩的科普活動與資源,為提高全民科學素養(yǎng)、提升上海文化軟實力做出貢獻。“未來科學+”科學營依托于上??破沾笾v壇這一知名科普品牌,鼓勵青少年們在科學的世界中自由地探索、思考、創(chuàng)新、合作、實踐、表達,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養(yǎng)與科創(chuàng)意識,為他們在??茖W課程的學習、科學興趣的培養(yǎng)、科學家精神的啟迪以及科學職業(yè)道路的規(guī)劃上埋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