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常去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下莊公社面盆村,曾經(jīng)的村民,一部分老人去世,剩下的大人小孩,幾年前都遷至七八公里外的口上村,住進縣里統(tǒng)一修建的安置房內。村里的老房子被夷為平地,當年的煙火氣隨著村民舉家遷移徹底消失,面盆這個承載了多少人夢想和希望的村子不存在了,只能從記憶里去尋找。
2014年我與二姐和外甥陪母親回闊別10多年的面盆娘家,拍攝了村莊房屋、街道、石碾子等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照片,沒想到幾年后這個村莊突然間從視野里消失。我保存在電腦里的20多張照片顯得格外珍貴。發(fā)給表哥表妹、姨哥姨姐和哥哥姐姐們,他們都會打開話匣子說個沒完。他們的心情與我一樣五味雜陳。鏡頭中的畫面他們非常熟悉??墒悄窃?jīng)熱鬧的村莊再也回不來了。
一個村莊近200口人離開家鄉(xiāng),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多數(shù)人從感情上難以接受。雖然移民戶居住的都是樓房,每人有20多平米,水電氣都有,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但他們離開從小長大并與之親密接觸多年的村莊、房屋、高山、小河、土地,心里有說不出的酸楚。
俗話說:住慣的坡不嫌陡。從走出村莊那天起,他們不再靠土地為生了,不用種莊稼,60歲以上老人有一定的生活補助,老弱病殘靠低保維持生活。
將居住在山區(qū)的農民進行集中遷移是好事,是政府對百姓的關愛,也體現(xiàn)了國家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給普通百姓帶來的利好,標志著農民的生活質量得到很大提升,這些好處老百姓是感恩和領情的,沒有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就不會有老百姓的今天。
可是地方政府在為民做好事、善事的同時,也傷害了他們的感情,那就是將老房子拆除,斷了他們回去看看老屋的念頭。在下莊鄉(xiāng)多個村莊,凡是遷移的農民,他們的舊房基本上都沒了,這樣做是人性化嗎?為什么不保留這些老房子呢?即使有朝一日垮塌了,他們也能看到自己的房屋,記憶的思緒會跨越時空,飛到那逝去的歲月。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每一個人生驛站,會在生活過的地方留下深深的印記。人到一定年齡都會懷舊,老屋便是他們最思念的地方。
回老家看看,房子在與不在,心情不一樣。我老家有5間老房,在外創(chuàng)業(yè)幾十年,時時想念從小長大的小山村。家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對在外打拼的人來說,都是美好的回憶。我為什么一直沒將駝梁山深處的老房出售?無疑是想留作紀念,每次回去總要走進院子,進屋四處看看,再拍一些照片,想念家鄉(xiāng)的時候,看看照片,這種對家鄉(xiāng)的情懷、鄉(xiāng)愁,是發(fā)自靈魂深處的。熱愛家鄉(xiāng)的人才會熱愛自己的國家。
面盆村是我的精神家園。姥爺姥娘、舅舅家以及多家親戚曾經(jīng)在這個村莊居住過。一個四合院曾住著包括姥爺姥娘7戶人家,幾代人在這里生活,很有樂趣。除了晚上寂靜幾個小時,天一亮就熱鬧起來了,雞叫、人的說話聲不絕于耳。這個院子還出了一個全國勞模,叫王連華,是個郵遞員,是我遠方的一個姥爺。每次去面盆,他家都請我和母親吃飯。去面盆一回少則一月,多則幾個月甚至半年,我喜歡這里的環(huán)境,對面盆感到特別親切。當我離開姥爺姥娘、舅舅妗妗和表哥表妹時,心里很難受,像丟了魂似的。
地方政府組織人力、設備將面盆村民的房屋扒掉,這種做法從長遠看對當?shù)匕l(fā)展肯定是不利的,再說國家沒明文規(guī)定將移民戶的老房拆除,這是地方政府所為。聽說面盆的老房子被扒的連個殘垣斷壁都沒留下,我感到心疼。據(jù)了解,下莊鄉(xiāng)凡是移民的村莊都將老房子扒掉了,理由是怕老百姓重返故里。
被毀掉的村莊還有研究價值嗎?老房子就是一段歷史,記載了村莊千百年來的興衰變遷,對后人研究建筑、習俗等鄉(xiāng)村文化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為什么云、貴、川、陜、甘、寧等許多省市的古村落還完整地保留著,事實證明是當?shù)毓賳T的明智之舉,這些保護完好的村莊可謂招財進寶,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光。同在一片藍天下,別的地方能做的事,阜平的父母官為什么不能站在全縣發(fā)展的角度去考慮?
面盆是下莊鄉(xiāng)地理位置最好的村莊,四面環(huán)山、視野寬、村前小河流水潺潺,被果木樹、莊稼地環(huán)抱,風景獨特,是難得的風水寶地。政府為何不將這些老房子修繕一番,打造成一個旅游景點對外開放呢?這不也是資源嗎?阜平縣山高、谷深、自然資源匱乏、沒支柱產業(yè),導致經(jīng)濟落后,年財政收入趕不上上海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一半。出路在于思路。說到底,一些官員沒遠見,對一些古老的、有特點的村莊缺乏研究和評估,錯將珠寶當廢鐵!
一個被人為毀掉的古老村莊,不可能復原,老百姓有遺憾,難道官員們就沒遺憾嗎?
(呂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