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訊(通訊員 汪俊)勿忘國恥,歷史長河中,某些時刻如同星辰,照亮民族記憶,刻下深刻傷痕。今年七七事變八十七周年,中華兒女心潮難平,思緒紛飛。讓我們深情地回顧歷史,銘記先烈,激勵后代自強不息。
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dāng)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xí)。演習(xí)過程中,日軍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并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zhèn))搜查。中國駐軍嚴詞拒絕了日軍的無理要求。然而,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fā)動進攻。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雙方激戰(zhàn)過程中,中國軍隊表現(xiàn)出色,但也付出了巨大犧牲。29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等將領(lǐng)先后戰(zhàn)死。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一個連僅余4人生還,其余全部壯烈犧牲。日本侵略者的腳步踏入中華大地,八年抗戰(zhàn)序幕開啟。華北震動,全國響應(yīng),中華民族未退縮,以血肉之軀筑防線。從盧溝橋至平型關(guān),臺兒莊至百團大戰(zhàn),每一寸土地見證中華兒女英勇抗?fàn)帯@蠈⑿卤?,軍民士紳,為保衛(wèi)家園、捍衛(wèi)尊嚴,共赴國難。
八十七年一眨眼就過去了,中國變得跟以前大不一樣了,和平繁榮成了常態(tài)。但咱們得明白,和平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得靠大家伙兒一起珍惜。記住那些為咱國家流過血、拼過命的先烈們,珍惜現(xiàn)在的和平日子,這是咱們這代人的責(zé)任。從過去的歷史里頭,咱們得學(xué)那股子不屈不撓、自己努力往前奔的勁兒,這可是咱們民族的根兒。
咱們得時不時想想過去那段不容易的日子,為啥先烈們要那么拼?為啥他們愿意犧牲?這不僅僅是為了尊重歷史,更是為了咱們自己的未來著想。得通過教育啊、文化啊、藝術(shù)啊這些方式,讓后生們知道歷史的真相,感受到咱們民族那股子精神,讓他們心里頭有國家,有責(zé)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