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混凝土作業(yè) 呂奎元攝
9月13日早上7點,由中鐵十五局承建的常山江航電閣底樞紐導流墻首倉562.56立方混凝土澆注完畢,這是繼招賢樞紐建成第一座導流墻之后開工建設的第二座導流墻,對后續(xù)白虎灘、天馬樞紐導流墻施工具有借鑒意義。
常山江航電樞紐項目設招賢、閣底、白虎灘、天馬4座樞紐,改建4座大橋,建服務區(qū)1處、錨地4處,圍堰土石方49.5萬立方,高壓旋噴防滲墻4.8萬立方,混凝土127.6萬立方,航道清理346萬立方,防護堤及護岸加固30.971公里,總投資35.8億元。閣底樞紐由導流墻、電站及主廠房、應急過船設施、15孔總寬225米的泄洪閘、船閘、9個泄洪閘墩等構成。
![](/d/file/p/2024/09/c4ee65978af936e4542e833f07662741.jpg)
該項目部接到閣底樞紐開工令,在項目部主管領導統(tǒng)籌安排下,負責閣底樞紐全面施工的副經(jīng)理高夢琳馬上組織隊伍和機械設備進場,7月15日正式開工,100多名員工頂烈日冒酷暑開始圍堰填筑、旋噴樁施工,形成如火如荼的大干局面,施工高潮迭起。待圍堰初具規(guī)模時,調(diào)集多臺挖掘機開挖全長182米的倒流墻基坑。河道4米多深的淤積層有可以利用的卵石、沙土,由挖掘機、鏟車裝到自卸車上運至招賢砂石料加工場,不能產(chǎn)生再生資源的泥土除用于圍堰填筑外,運往棄土場。
![](/d/file/p/2024/09/9d4036e7f8e08b2a2e47761aa0c8de68.jpg)
閣底樞紐河床4米以下多為砂巖和泥巖,下挖至8.5—10.4米才觸底至弱風化基巖。該項目啟用4臺高壓破碎機炮擊,從兩頭向中間夾擊,克服地下水豐富、天氣酷熱等不利因素,僅用一多個月時間便開挖出一個182米長、16米寬、10多米深的長方形大基坑,隨后布網(wǎng)澆筑底板,再進入導流墻11倉之一的首倉鋼筋混凝土施工。為節(jié)省成本,他們經(jīng)過反復比對、測算,將罐車運送混凝土、泵車澆混凝土改為自卸車運輸、鋼池存儲、兩臺長臂挖掘機澆注,節(jié)省成本30%以上。從12日晚8點整起至次日早晨7點止,連續(xù)奮戰(zhàn)12小時,高夢琳與現(xiàn)場技術負責人李輝一整夜進行督導,終于完成首倉澆注任務。
閣底樞紐導流墻全長182米,所需鋼筋450噸、混凝土7200立方,待依次完成11倉鋼混結構的底座后,將進行導流墻和泄洪閘墩施工,預計明年汛期來臨前完成導流墻和所有閘墩首節(jié)施工任務。
中鐵十五局常山江項目部呂奎元 /文 高夢琳 贠煥軍 呂奎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