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青青草原精品老司机|午夜男女羞羞视频|高清无码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亚洲激情国产精品影音

斜頸上的星空

烏魯木齊訊(通訊員 潘立軍)烏魯木齊沙依巴克區(qū)騎馬山社區(qū)的單元樓里,秋紅正趴在一樓的窗臺前晾衣服。她的脖頸以30度角向左歪斜,像一棵被風雪壓彎卻永不倒伏的胡楊,右手捏著衣架的指節(jié)泛白,卻依然固執(zhí)地將丈夫的工裝襯衫抻得平展。陽光穿過葡萄架的間隙,在她肩頭投下斑駁光影,與她胸前那枚磨舊的兵團徽章交相輝映——那是母親從舊制服上拆下的,也是她對抗命運的勛章。

秋紅的人生從十二歲開始傾斜。近親聯(lián)姻的隱性基因,讓她的脖頸逐漸扭曲,聲帶如同生銹的琴弦,每個字都要從喉嚨里掙出來。兵團醫(yī)院的診斷書像片陰云,母親卻把她摟進布滿補丁的兵團被面:“當年咱們湖南妹子坐著卡車進疆,戈壁灘的石頭都能踩出坑,這點難算啥?”父親用粗糙的手掌在她課本上畫下歪斜的五角星:“記著,咱兵團人骨頭縫里都長著胡楊根。”

1992年,河南信陽水電工小杜的出現(xiàn),為紅梅的世界擰亮了一盞燈。這個比她大九歲的男人,會在冬夜里繞三公里路,為她捎來烤得發(fā)燙的馕餅;會在她因說話吃力流淚時,指著工地的腳手架說:“你看那架子,歪一點照樣能撐起高樓。”兵團領(lǐng)導念及老職工情分,給小葛安排了正式工作,婚禮上秋紅用歪斜的手指按下紅手印,在結(jié)婚證上烙下“生死與共”的兒子明明的出生,讓秋紅的世界重心徹底傾斜。小杜在工地摔斷腰椎的那個冬夜,她跪在醫(yī)院走廊,用牙齒咬著筆在繳費單上畫下名字,墨漬暈染成不規(guī)則的圓,卻比任何圓月都更明亮。明明三歲時,她趴在地上教他認字,脖頸幾乎貼住水泥地,每寫一個“山”字都要歇口氣,筆畫歪斜如天山褶皺,卻讓明明記住:“媽媽的字像雪蓮花,長在最陡的山坡上。”

生活的風雨從未停歇。明明上初中時,秋紅開始用牙齒咬著針線繡書簽,“加油”二字的針腳里滲著血點,卻被明明珍藏在課本里;小葛的工裝褲磨破了,她踩著縫紉機修補,歪斜的脖頸幾乎與機頭平行,卻能讓補丁比原布更結(jié)實。社區(qū)辦手工展,她的兵團徽章布貼畫歪歪扭扭,卻被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標簽上寫著:“每道褶皺都是生命的年輪。”

2011年明明考上湖南大學,秋紅摸著錄取通知書上的燙金字,突然對著地圖上的湘江露出笑容。那是父母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也是她基因里的來處。明明在長沙讀書時,她跟著電視學做皮藝,用牙齒咬著剪刀裁剪皮料,指尖磨出的血泡結(jié)了痂又破,卻做出第一個繡著五角星的卡包:“給明明裝校園卡,讓毛主席家鄉(xiāng)的人看看,咱新疆湘女不認輸。”

如今的秋紅在社區(qū)開了間裁縫鋪,專門修補兵團老職工的舊制服。她歪著脖子穿針的樣子成了社區(qū)一景,常有年輕人來拍照,她便用含混的聲音說:“拍吧,脖子歪不怕,心要正。”針腳在她手下起伏如戈壁沙丘,卻將磨破的袖口、開線的衣襟縫合成生活的勛章——就像她用三十年光陰,把命運的斜頸,縫成了生命的勛章。

某個暮春的傍晚,秋紅坐在葡萄架下,看著明明帶著女友回家。準兒媳胸前別著她手作的兵團徽章,蹲下來與她平視時,秋紅看見自己在女孩眼中的倒影:脖頸依然歪斜,卻有陽光從頭頂流淌下來,將歪斜的輪廓鍍成金色。遠處的博格達峰終年不化,正如她心中的信念——疾病可以扭曲身體,卻永遠折不彎一個兵團湘女的脊梁。

這是一個關(guān)于歪斜與挺立的故事。秋紅的脖頸從未筆直,卻在生活的風沙中站成了胡楊;她的語言從未流暢,卻用行動譜寫出最動人的生命之歌。當命運將她的世界傾斜,她卻在傾斜的角度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星空——那是兵團精神的璀璨,是湘女堅韌的光芒,更是一個普通人在與疾病的抗爭中,為自己、為家人、為這片土地,撐起的一片永不塌陷的天空。
《中國石油和化工》雜志社有限公司 - 官方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