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報道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政協(xié)原常委、人口資源環(huán)境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王政,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覃杰,中信銀行哈爾濱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于成信,農業(yè)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原司長盧貴敏等,多名黨員干部違反政治紀律,搞迷信活動,不信馬列,信神仙的典型案例。這些貪官為了確保自己仕途暢達、或違法亂紀的事實不被暴露,而“遇事問所謂的“大仙”“大師”,甚至不惜花費巨資到寺廟燒香拜佛,乃至燒所謂的“頭柱香”,夢想著以此能夠“逢兇化吉”,實現(xiàn)所愿,不被紀檢部門發(fā)現(xiàn)而查處。其結果,都淪為了一樁樁笑談。
古人講:“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自己做了惡事,不反求諸己,卻夢想著借助他人替己消災,只能是幻想,而試圖通過到寺廟燒香拜佛,祈求惡行得到善報甚或自己人生平安的想法,也是存在誤區(qū)的。正如弘一大師講到的:有些佛寺中,有抽簽、問卦甚至扶乩等舉動,引起社會譏嫌,指為迷信。其實,純正的佛教,不允許這種行為。真正學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過去及現(xiàn)在作有惡業(yè),絕不能靠趨吉避兇的方法可以避免。修善得善果,作惡將來避不了惡報,要得到善的果報,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
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也證明,佛教人不是避禍,而是化人多做善事,以善行抵消惡行的危害??梢姡瑦盒幸氩坏脨簣?,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是自行改正,割除惡念,樹立善念,大行善舉,積累善果,以實際行動、以有益于社會和他人的舉動,化惡為善。
說起來容易,關鍵是要做好,這就需要學習、鍛煉,常修為人品質,堅持知行合一,久久為功,才能善作善成,成為與人和與社會有益的人。東岳圣帝垂訓曰:一日行善,福雖未至,禍自遠矣。一日行惡,禍雖未至,福自遠矣。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福禍無門總在心,人心不善禍相侵。損人利己,切宜戒 之。一毫之善,于人方便;一毫之惡,勸人莫做。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什么命?問什么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網恢恢,報應自速。諦聽吾言,神明鑒服。
作為黨員干部,只有不斷增強宗旨意識和黨性紀律觀念,不斷加強道德修養(yǎng),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常修為政以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嚴于律己,嚴于修身,嚴于用權,走正道、行善事、做好人,才能行穩(wěn)致遠,一生平安,不負偉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