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明
近日,兵團建工市政交通集團天山建筑工程公司組織黨員干部觀看廉政建設教育警示片《底線》,片中人在懺悔時都說了一句“我是一時糊涂走上邪路的”,而在組織黨員干部交流體會時,個別同時也經常發(fā)出“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呀”的感嘆。這話乍一聽似有道理,但細思量便會發(fā)現(xiàn)并不妥當。
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有些為黨和人民做過一些有益工作的同志,由于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或受某種因素的影響和誘惑,偶然產生邪念。比如,有的領導干部在感到“年齡到杠、進步到頂”時,覺得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時,便產生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官路不通走財路”的思想,于是趁在位不擇手段地撈錢,最終走上了犯罪道路。真可謂是“一念之差,抱恨終生”。這個教訓是很深刻的。
每個人的“一世”都是由無數(shù)個“一時”組成的,“一時”支撐著“一世”。輕視乃至于忽視“一時”,無疑是在摧殘自己的“一世”。只有在每個“一時”上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地揚善抑惡,才能換來崇高的人生境界和偉大的人格。兵團人“七一勛章”獲得者魏德友、馬軍武,幾十年如一日為國戍邊,為新疆的安全穩(wěn)定做出了巨大貢獻,很重要的是因為他珍重每個“一時”,使自己的思想逐漸地升華到了共產黨人崇高的理想境界。這說明,所有的“一時”都閃光,“一世”才能輝煌;相反,“一時”糊涂,“一世”怎么能談得上是聰明呢?
表面看起來,有些人因“一時”糊涂犯錯誤是偶然的,其實,偶然性的背后始終隱藏著必然性。有的同志對“偶爾一次”不以為然,甚至認為,平時用公款吃一點、喝一點沒關系,去高級娛樂場所“輕松一下”也沒什么了不起。豈不知“小節(jié)不拘,終累大德”。日子一長,“胃口”大起來,“膽子”壯起來,貪圖享受的欲望也越來越高,久而久之,量變轉為質變,就會犯大錯誤,走上犯罪的道路。縱觀所有的
要做到“一世聰明”,“一時”不糊涂,歸根到底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把共產主義的思想道德要求、黨性原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變成自己的內心信念,矢志不渝,堅定不移;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嚴格要求自己,珍惜自身的人格,“吾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的行為,檢查自己的作風,時刻提防不要誤入歧道。只有這樣,在遇到外界誘惑之時,才能“慎欲”防“誘”,保持良好的行為和高尚的情操,不為享樂而動心;在工作順利之時,才能“慎微”防“變”,嚴于律己,多為人民做貢獻;在職務升遷之時,才能“慎獨”防“盈”,把群眾放在眼里,艱苦奮斗,努力做好工作;在為人民掌權之時,才能“慎權”防“濫”,為人民用好權,維護權力的尊嚴。堅持時時刻刻“高標準、嚴要求”,才能換來一生的清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