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合唱團演唱《鐵道兵志在四方》
“背上了那個行裝扛起那個槍,雄壯的那個隊浩浩蕩蕩,同志呵你要問我們哪里去呀?我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今年的7月28日上午,在二公司原機關辦公樓廣場,一陣陣鏗鏘有力的“鐵道兵志在四方”男女大合唱,拉開了慶祝八一建軍節(jié)文藝聯(lián)歡會的大幕。60多個軍哥軍嫂著統(tǒng)一服裝,精神抖擻的唱著自己平時最喜歡的歌曲。這是中鐵15工程局第二公司焦作小區(qū)員工,以這種形式歡慶自己曾經的節(jié)日。
近些天來,小區(qū)天天都飄蕩著歌聲、笑聲、樂器聲,許多退伍轉業(yè)老兵和他們的老伴、家人在排練,準備節(jié)目,計劃在聯(lián)歡會上一展歌喉和才藝。今天終于登上小區(qū)演出大舞臺。臺下有許多小區(qū)職工群眾在觀看.
二公司是由原鐵道兵五師22團集體轉工落戶在焦作的。目前機關已搬遷到上海市。大家對解放軍、對鐵道兵都有著特殊感情。每逢八一建軍節(jié),都要以不同方式方法慶祝慶賀,今年也不例外。公司黨政工領導,委托焦作基地管理中心和老年體協(xié),要下大力辦好這一活動。
管理中心主任馬金榮和老年體協(xié)負責人等,接到公司領導指示,立即進行研究布置和安排,張貼海報,組織節(jié)目。在小區(qū)居住軍哥軍嫂們聞訊而動,幾天時間就有百余人報名報節(jié)目。有耄耋年齡老兵、軍嫂要求演出的,有花甲夫妻共同申請演節(jié)目的,也有個人獨唱獨演獨奏的。僅要求參加集體大合唱的就有近百人報名。
為把大合唱“鐵道兵戰(zhàn)士志在四方”合唱好,成立了以徐俊英為團長,吳國勝為指揮的文藝團隊,建立了微信群,及時發(fā)布信息,除下雨天外,每天點名練唱,管理中心還為參加演出的同志們訂做了統(tǒng)一服裝,制定了相應的措施與紀律。大家的積極性主動性空前高漲,有的用手機把要唱的歌曲下載起來,在自已家里,吃飯前后、休息前后還要聽幾遍唱幾遍,把曲譜詞熟記于心。
為保證內容健康和演出效果,除提前審核通過外,還進行了認真的彩排,提出要求,按個頭高矮進行排列,精細到每個人和每句唱詞。真乃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這不,聯(lián)歡會共安排19個節(jié)目,演出過程一個比一個精彩。公司老年太極隊表演的“太極拳”“太極扇”動作優(yōu)美,整齊規(guī)范。這兩個節(jié)目在地方文藝表演賽中,曾獲得一等獎,為15局2公司爭了光。
現(xiàn)代舞“上春山”廣場舞“歡聚一堂”響扇舞“精忠報國守邊韁”“中華全家福”優(yōu)秀傳統(tǒng)舞“映山紅”,大家跳的有板有眼,用肢體藝術把主題思想表達的極為精致完美
原機械四隊書記張新林夫婦,生長在新疆,他倆穿著維吾爾族服裝,跳的民族舞蹈“達坂城的姑娘”迎來陣陣熱烈掌聲喝采聲。彩綢舞龍“中國龍”是那樣剛勁有力,二胡獨奏“洪湖水浪打浪”,京胡獨奏“貴妃醉酒”和女聲獨唱“映山紅”是那樣悅耳動聽,太極劍“一剪梅”,柔中有剛。三句半的鑼鼓和表演,迎來熱烈掌聲。
“我沿著鐵路走,尋找老戰(zhàn)友。當年的鐵道兵,風采可依舊?我的老首長,你可白了頭?我的老戰(zhàn)友,你杯中有沒有酒?鐵道兵的永遠不生銹......”老兵魯興勇演唱的“沿著鐵路走”,不僅把人們帶到當鐵道兵戰(zhàn)士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又使人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美好歲月。聽黨話,跟黨走。新時代有新精神,“兩條鋼軌啊,我一輩子愛不夠,祖國騰飛我們打先鋒,披荊斬棘熱血撒神州,鐵道兵的功勛萬代千秋,功績萬代千秋......”鐵道兵精神更會代代相傳。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困難。”一個老鐵道兵告訴我,在排練時,他的僅有五歲的小孫子,聽了歌后,回家就唱起了鐵道兵志在四方之歌。“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文藝聯(lián)歡壓軸節(jié)目,就是《我是一個兵》和《鐵道兵志在四方》兩首歌曲,那么激昂雄壯,那么催人奮進。
哦,鐵道兵,一個永遠鐫刻在共和國豐碑上的兵種。一個戰(zhàn)爭年代和平建設時期為黨和國家建立過不朽功勛的部隊。如今他以工程局的基建企業(yè)編制,仍是國際國內500強特大型企業(yè),顯示著軍魂不散,雄風不倒的神威。
目前,建軍節(jié)已過,大家仍陶醉在小區(qū)一片歡歌笑語中。一致表示,以最好的姿態(tài)貫徹黨的20屆3中全會精神,來感謝公司領導,感謝焦作基地管理中心和老年體協(xié)的重視與付出,也要為老年的軍哥軍嫂自己爭口氣,爭榮譽。
中鐵15局2公司退休干部,秦世江,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