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一生,善良、坎坷、苦難……外婆出生后便沒有了父親,外婆的母親帶著她改嫁,三歲那年,母親因病也離開了她,唯一的親弟弟也因一場意外永遠的離開了她,親人一個接一個離開,沒有了親人的她,跟著哥嫂一起生活,嫂子經(jīng)常打她,寄人籬下,受盡委屈。7歲那年,外婆得了腦膜炎,被庸醫(yī)一針扎下去,永遠的喪失了語言功能和聽覺功能,外婆心里著急,經(jīng)常往山里跑,她想跟親人訴說心里的痛,可父母早已變成了矮矮的墳頭,想跟身邊人訴說,可沒有人能聽得懂她說的話,也沒有人在意她。母親跟我說完外婆的童年后,我痛恨那個庸醫(yī),也痛恨那個年代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也更心疼外婆那苦不堪言的童年。
我的外婆勤快、善良、堅強、愛干凈。小時候,幾乎每個寒假都在舅舅家里度過,外婆每天早晨六點鐘起床,我們還在熟睡中,她早已把院子掃的干干凈凈,干完屋外的活,看見我們還在睡懶覺,便把炕上的被子全部疊起來,我們有時候也會欺負外婆,裹著被子滿炕打滾。舅舅家里的紅木沙發(fā)是我和表姐的最愛,晚上睡覺的時候,會爭著搶著睡沙發(fā),我的姥爺總會說:“亞……來炕上睡,沙發(fā)上冷的很”,于是我一個人獨占了寶座沙發(fā),姥姥便把厚被子拿下來蓋在我身上。我聽不懂姥姥的語言,只能看懂她比劃著自己的腿和手指,飽受風濕病的折磨,姥姥的關(guān)節(jié)早已變形,但她依然每天都在堅持做飯、割草、拖地,舅舅和媽媽再三阻攔不讓她干活,可她進進出出,一刻都停不下來。高三暑假的某天,我去看望外婆,她站在院子里,半天都沒認出我,注視了一會,終于認識我了,高興的拉著我手往廚房走,打開冰箱,取出里面的水果和鴨肉讓我吃,第二天睡醒后,不見外婆的身影,跑進廚房,外婆早已包好了韭菜餡的餃子,哥哥們來外婆家也是包餃子,姨姨們回娘家也是餃子,在外婆的世界里,餃子是招待親人最好的美食,在我們的心里,餃子是外婆對我們的愛,是攢了很久很久的思念,我的外婆雖然不能開口說一句話,但她那無聲的愛早已溫暖了我們的半生。
我上初三那年,外婆生了一場大病,從那之后,時而清晰,時而糊涂。糊涂的時候,除了舅舅,誰都不認識,會把自己的衣服全部打包好,隨時準備“離家出走”,那幾年,她總說有人來接她,她要回家,我們一旦察覺到外婆臉色不對勁的時候,就緊緊的守著她,媽媽和大姨像哄小孩一樣,哄著外婆進屋,她在門口坐累了,就會放下心里的戒備,允許我們的扶著她進屋,但是她裝好的“行李”,不經(jīng)過她的同意,誰的不敢去動??赡芡馄徘逍训臅r候也不記得自己做過什么,病痛的折磨讓她身不由己去做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如何看待親人的離世?親人離世,就是你在學校,她在趕集;你在家里吃飯,她在地里干活;你去地里找她,她又恰好回到了家;她永遠都在,只是今后每次都會擦肩。沒有告別,只有永恒的懷念,外婆,我們都會想您,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