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廉潔是一棵松,在萬木凋零的冬日,為人們送上一絲綠意;有人說,廉潔是一盞燈,在黑暗冰冷的夜晚,為人們添上一份光明。而我要說,廉潔是一面鏡子,它時刻提醒我們要抵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廉潔之鏡不僅能照出高尚品德,也能照出人性弱點和貪腐的丑陋。春秋時期宋國賢臣子罕的“不貪為寶”,三國時期東吳清官陸績的“壓船廉石”,南北朝時的中書通事舍人顧協(xié)的“棒打賂者”,宋時在朝中身居要職的劉溫臾的“厚謝婉拒”,明朝于謙入京城時的“兩袖清風”……無不折射出古代廉吏潔身自好的高尚節(jié)操。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的征程中,許多優(yōu)秀共產黨員清廉勤政、親民愛民,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們始終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信條,清清白白,正氣凜然。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沈浩等等,這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已成為時代的號角,他們嚴于律己的崇高品德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從古至今,觀鏡自省是有識之士與自我進行深刻對話的一種方式。新時期的黨員干部,應嚴守黨的廉潔紀律,時刻以黨章、黨規(guī)黨紀這面鏡子審視自己。在學習中,秉持誠實守信的態(tài)度,勤奮努力,不弄虛作假;在生活中,要培養(yǎng)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不鋪張浪費,不攀比虛榮;在工作中,要認真對照黨章、黨規(guī)黨紀和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時刻提醒自己,抵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不濫用職權,不謀取私利。
作為企業(yè)的一名黨員,不管在什么崗位上,都要以廉潔為鏡,正身、正心、正行,堅持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政績觀,通過照鏡子不斷審視和反思自己,把黨紀黨規(guī)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從小事做起,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管好自己、家人和身邊的人,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做一名讓同事敬佩的人、讓親屬引以為榮的人、讓自己問心無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