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水中,讓幾千噸重的火車壓住橋梁,這不失為抗擊洪水的一個方法,許多人說這是鐵路人無與倫比的擔當,但作為一名鐵建人,我心里五味雜陳。
首先,目前利用衛(wèi)星云圖預測天氣的準確率已經在較高的水平上,手機都可以預報一周以上的天氣,今年的大水,幾個月前國家氣象局就有預測和預警,但非常遺憾的是,在如此重大的自然災害到來之前,各行業(yè)、各部門缺少聯(lián)動機制,更沒有一個統(tǒng)籌應急預案,于是,我們看到了鐵路人拼死工作的一幕,多么的驚心動魄!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壓力很大,但根本來不及害怕,我要保住大橋。”個人覺得今后的抗洪戰(zhàn)役,盡量少出現(xiàn)這種個人英雄事跡,江水滾滾,梁體不穩(wěn)的情況下,甚至有車毀人亡的危險,人的生命最寶貴!
其次,火車抗洪達到了預期效果,說明鐵建人日常的防災減災演練非常有成效,火車抗洪的司機師傅更顯示出靈活應變的能力智慧和果敢。而專業(yè)人員的全程檢測更體現(xiàn)出了我們的科學的救援體系的完善。在災難來臨之時,總是鐵路最先恢復運行,這是鐵路的性質決定的,但防災減災只靠鐵路部門顯然不現(xiàn)實,今后在自然災害多發(fā)地段,國家有關部門是不是應該每年組織一到兩次的聯(lián)合演習:通過應急預案,可以發(fā)現(xiàn)不足,改進缺點,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危險因素壓倒最少。此舉還可以增加互信,增進友誼。
最后,國家防災減災的長期化、制度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喊喊口號就能完成的。國家應該同分利用火車壓橋事件激發(fā)的社會崇尚英雄、致敬英雄、弘揚正能量的良機,深入宣傳防災減災的意義,讓廣大人民群眾我們在不可抗拒的天災面前汲取經驗教訓,建立、完善救援設施,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援體系,人人重視防災,人人可以救災,唯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最終戰(zhàn)勝天災。
單位:中鐵十四局鐵正泰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