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九段棋手申真谞獲得第九屆世界圍棋大賽冠軍(網(wǎng)絡圖)
鐵路工程建設網(wǎng)訊(特約通訊員呂奎元)8月23日結束的第9屆“應氏杯”世界圍棋大賽,韓國九段棋手申真谞連勝兩局擊敗中國棋手謝科獲得冠軍和40萬美元獎金,也成就了他個人第5個世界冠軍,助力韓國第68次捧杯。
從1988年9月第一屆富士通杯開始到目前為止,世界圍棋大賽個人賽一共產(chǎn)生127個冠軍,其中韓國68個、中國48個、日本11個。從冠軍總數(shù)看,中國與韓國相差20個,如果追溯到2008年前,中國9個冠軍,韓國的冠軍總數(shù)45個。從2009年起,中國圍棋協(xié)會在積極尋找克敵制勝的對策,調整領導班子,更換總教練,2009年馬曉春不再擔任國家圍棋隊總教練,由俞斌接任。對國家隊棋手實行封閉式訓練,研究韓國棋手的棋譜。同時舉辦“圍甲”聯(lián)賽,邀請韓國著名棋手參加,增加了與韓國棋手切磋的機會,使中國棋手的棋藝穩(wěn)步提升。俞斌在總教練崗位上7年,為中國告別恐韓癥、開創(chuàng)圍棋新天地、棋手獲得21個世界冠軍立了大功。
值得一提的是,14年來,以古力為首的中國新生代棋手如下山猛虎,打得韓國棋手沒脾氣,在59次大賽中,韓國的冠軍總數(shù)增加了23個,中國卻增加了36個,中國棋手的整體水平在上升,中國的九段棋手常昊、古力等人的神勇表現(xiàn)值得歌功頌德。世界第一人李昌鎬在棋壇馳騁14年,取得17個冠軍的輝煌成就,但在2006年后再沒“獨孤求敗”的氣勢,冠軍數(shù)止步,屢戰(zhàn)屢敗,他在歷次世界大賽決賽中均獲得亞軍,其中6次被中國棋手斬落馬下。
中國的四代、五代棋手的實力雄厚,有勇有謀,后勁十足,大賽經(jīng)驗在不斷積累,是中國超越韓國的資本,可能還有一些資源尚待挖掘。2012年至2020年,中國棋手獲得30個男子個人世界冠軍,完全碾壓韓國,日本墊底。中國棋手頑強拼搏,在世界圍棋大賽中取得驕人業(yè)績,為提高圍棋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中國年輕一代參與這項競技運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現(xiàn)在許多城市的小學開設圍棋課。
今年世界圍棋大賽只進行了3次,中國1:2不敵韓國,稍處下風。但后面的世界大賽很多,不會低迷下去。
當年韓國的李昌鎬只要進入世界大賽決賽,多數(shù)冠軍被他收入囊中,而且韓國的曹薰鉉、劉昌赫、李世石三大天王都是很厲害的棋手,將中國棋手壓制的喘不過氣來。棋手們在一次次大賽中的失利,讓棋迷感到失望,對棋手的批評聲不斷。
不可否認,上世紀80年代,聶衛(wèi)平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上11連勝的精彩對決,帶動了一大批圍棋愛好者,激發(fā)了群眾性的圍棋熱。日本圍棋逐漸衰落,從2005年第九屆LG杯世界大賽中張羽獲得冠軍后的18年,別說冠軍,亞軍也只有一個,是羽根直樹獲得的。
圍棋是個人競技運動,棋手臨場發(fā)揮如何與輸贏有密切關系。一兩次失利并不能否定中國圍棋被韓國碾壓,說棋手不努力。不可能每一次世界大賽冠軍都是中國的。這些年中國不停地追趕韓國,大大縮短了冠軍總數(shù)差距,中國圍棋已經(jīng)駛向跨越式發(fā)展的快車道。要看長處,目光放遠,隨著中國圍棋的不斷改革,舉措上推陳出新,圍棋協(xié)會領導新人換舊人,中國圍棋個人世界冠軍總數(shù)趕超韓國不會遙遠。
中鐵十五局集團杭甬項目部 呂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