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訊(通訊員 王冰雪)這應該算是我看過最長的電影,用高適的視角講述著李白與高適少年相識、跨越數(shù)十年的友誼??催@部電影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是陜西人,電影的名字里有長安,所以必須要去看看。然而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感受,并沒有那么簡單。電影以高適的視角講述了他和李白相遇、相知、相惜的過程,講述了李白滿腹經(jīng)綸,卻又跌宕起伏的一生。李白與高適,性格本就截然相反,一動一靜,一內(nèi)斂一飛揚,毫不相同的兩個人成為朋友。
詩文于李白而言,是可以炫耀的才華,是交換功名的籌碼。階級歧視,讓李白多次碰壁,懷才難遇的李白詩文得到了玉珍公主的賞識,在玉珍公主的推舉下,從一屆商賈的草民一舉成為天子御用文人,成了長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才子。風光時,權(quán)傾朝野的高麗士為之脫靴,集萬千寵愛的楊貴妃求他題詩。風頭過盛總會引人妒忌,最終被天子逐出京師,數(shù)十年朝思暮想的榮華,一朝得償所愿,如黃梁一夢,轉(zhuǎn)瞬間又榮華東流。家勢敗落,落魄的李白,兩次為贅婿,為謀生活,到齊州受道,為道人。說不清是時勢,是性格,還是人生暮年急中出錯,讓李白后期站錯永王隊伍,最終淪為階下囚徒,他這郁郁不得志的一生走完大半。
高家槍法于高適而言是祖上傳下的手藝,是上陣殺敵,揚名立萬的資本。他也躊躇滿志,想如祖父一樣建功立業(yè),但是身處那個歌舞升平的年代,他揮汗舞槍遠不如王維彈一曲來的讓人舒心。命運越磨,棱角越鮮明,坐守長夜滋味縱然難熬,學識閱歷的沉淀讓他愈漸沉穩(wěn),直到被睢陽太守張九皋舉薦,十年守章句,一朝中第。至此,嚴謹耿直、堅守自我的高適終于實現(xiàn)了年少拜將封侯的偉愿,終用高家槍法上陣殺敵,也成了被人知曉的邊塞詩人。心愿得償,在大部分人看來是幸運的,可他哪里幸運,他要是幸運,就不會四十歲不得志,無所作為,他運氣簡直太不好了,不好到違心舞槍,不好到烈士暮年才平步青云。
李白是謫仙,最終要回到天上,高適出自鄉(xiāng)野,一生在人間盤桓,最終用自己才能拯救人間,兩個人互相成就,沒有李白那句“高三十五,你心中的花團錦簇終有脫口而出的一天”鼓勵那時落寞的高適可能不會有被后人知曉的高適,也不會有“戰(zhàn)士軍前百戰(zhàn)死,美人帳下猶歌舞”的寫實詩句;沒有高適的功業(yè)與保護,李白大約會殞身于亂世之中,也不會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絕句。
一個時代,不能沒有這樣的李白與高適。沒有李白,仿佛時代煙火沒人燃放,沒有絢爛瞬間;沒有高適,就沒人去收拾那推杯換盞,滿座皆醉后的殘局。如果沒有李白的天賦異稟,那就去做堅守的高適,縱然清苦,從未放棄自己,縱然朋友忘記一次次邀約,但仍一次次赴約,縱然身不由己,依然心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