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訊(通訊員 張作強)何日歸家洗客袍。今天跟遠在老家的父母聊完視頻,心中百感交集。記得電視劇《人世間》有個評論,我非常認同,它說“平庸”的孩子都是來報恩的,盡管我算不上是那個優(yōu)秀的用來貢獻社會的孩子,卻也是遠離父母多年,而電視劇里面的那個直男父親卻很是讓我感同身受,記憶猶新。
我的父親年輕的時候就是個很要強的人,盡管只有一米五幾的個頭,瘦小瘦小的,但干起農活來,從來就不輸于那些人高馬大的,我要是沒有記錯,小時候還聽到過別人給我的父親起的外號叫“小羅成”,什么苦都能吃,特別能逞強的不服輸,也從不去求人,在我心中永遠是那種硬氣的男人,像山一樣的高大。
有件事在我的記憶中應該是印象特別深刻的。那時候我上著小學,為了能夠讓幾個孩子有錢上學,父親帶著我的大哥,拿著好不容易在地里湖里尋摸的野生黃鱔和財魚,走了二十幾公里去家里條件比較好的小姨家借錢,臨近夜晚回來后,父親生悶氣的坐在后門檻上一根煙接一根煙的抽,大哥很生氣的告訴我們,什么人嘛,以后她家再不去了,我們自己要爭氣,母親流著淚默默的坐在父親不遠處的小凳子上嘟囔著你怎么不多說幾句求人的話呢。后來,每天都能看到父親起早貪黑的在地里干完活后,就去湖里抓魚、拔藕尖、下籠子抓黃鱔泥鰍,硬是省吃儉用的為我們湊夠了學費。父親平時的話都很少,只有喝點小酒后才會給我們幾個講講小故事,他總是用默默的行動去呵護我們、關愛我們,教育和引導著我們的成長進步。
應該是在父親的影響下,我也是從來不愿意開口求人的,能夠自己去做,哪怕需要咬牙去做的,我都自己去想辦法,有時候覺得有好處,有時候也覺得挺為難自己的。但是我始終記得父親經常在嘴里念叨的一句話“有那一日時運轉,朝朝每日當過年”,所以我從小就學會了奮進,憑著并不聰明的腦袋但是始終堅持努力的想法,一點點走的越來越遠,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記得有次打電話回去的時候,本想給父親寄點新疆好煙過去,聽到父親告訴我說他戒煙了,我一下子愣住了。我記得到那一年父親的煙齡起碼有三十年了,以前干農活的時候,我經常能看到父親嘴上的煙就沒有下來過。后面還是母親告訴我,有天父親和我那個雙胞胎哥哥吵架,本想勸他少抽點煙,這樣咳嗽會好一點,結果我哥來了一句,你都抽煙厲害的,等你不抽了再來說我。后來父親硬氣的一下子就把煙戒掉了,到如今再沒抽過煙。有可能是不抽煙的原因,平時喜歡喝點小酒的父親,身體似乎也是越來越硬朗起來。
我的父親每次在我打電話回家的時候,似乎永遠說不了兩句話后,就來那一句“我和你媽都好著的”然后就離開電話去忙活了,每次都是母親陪著我嘮嘮家常,似乎父親也沒有主動給我打過電話。但是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父親開始主動給我打電話關心我在外的工作生活了,也開始流露出想兒子的想法了。那一天,我突然懂得了,原來我那個永遠硬氣、永遠要強的父親已經開始變老了。父愛如山、父愛如海,都不足以表達我對父親的敬佩和感恩之情,在我心中,我的父親永遠都是最高大的。
眼前還浮現著父母蒼老的面容,父親越來越瘦弱的聲影更是在我的腦海中兜來轉去,幸好我的雙胞胎哥哥一直陪伴在父母身邊。年輕的時候想著遠離了就意味著能有更大的出息,等到自己人到中年了,才知道陪伴和守候父母才應是為人子女最好的孝順。
明年春水共還鄉(xiāng)。盡管來到新疆二十年了,這邊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很多牽絆,我也一直在多找點時間?;丶铱纯粗饾u老去的父母。
父親節(jié)馬上到了,我也想對我的父親說:“爸,您和我媽都要好好地啊”,祝愿我的父母以及全體下的父母永遠身體健康、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