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送俠
《簡·愛》是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兼具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小說。她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少有的,對生活、愛情、社會敢于反壓迫,要求獨立自主,積極的追求女性平權的女性形象。
19世紀的英國資本主義高度發(fā)達,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歷史的巨輪馬不停蹄向前輪轉,世界各國皆被裹挾;無可奈何的被卷入這股“鋼鐵洪流”。工業(yè)革命的腳步不給任何人喘息的機會,英國的擴張腳步也隨著不斷輸出的工業(yè)品席卷全球。此時的英國霧氣彌漫,不見天日。資本家口中的黃金歲月卻是普通民眾心中暗無天日的壓迫與剝奪。寄宿在“暗無天日的紅房子中的簡·愛”就是其中普通的一員。“單薄的衣服抵御不了嚴寒,沒有高幫靴,冬日的雪鉆進鞋子,腳的熱氣將雪融化。很遠又冰冷的教堂、來不及吃飯的痛苦、崎嶇又毫無遮蔽的山路。”身體上的痛苦隨時可以緩解,但精神上的壓迫與痛苦是持久而又深遠,令人難以釋懷。年幼失去雙親,寄宿在舅舅家;毫無親人關愛,“掌權者”舅媽的厭惡。這不是簡·愛一個女性的遭遇,而是這個年代的普通女性的寫照。
艱苦的物質環(huán)境和貧瘠的精神關懷,令簡·愛異常痛苦且懷疑自我,但始終未被打敗。簡愛說出:“生命太短暫了,不應該用來記恨。”簡·愛勇于反抗舅媽,鼓起勇氣指責看不起她的人,為自己贏得尊嚴。在困難的寄宿生活過后,去學校開朗又大方,學校贏得了朋友,學業(yè)有成且當了老師。困難的環(huán)境反而讓簡·愛比同齡人思維更加成熟,有了更多層次和維度的對生命的思考。簡·愛沒有沉溺于苦難,而是與苦難對抗;友情的燃燒,溫暖的填補了她的心,令她積極又向上。雖然簡·愛也未擺脫當時女性的局限性,如文中寫到簡說“不管你要不要,你的根部周圍都會長出花草,因為它們喜歡你的濃蔭”。簡將羅切斯特比作大樹,將自己比作花草,是出于對愛人的崇拜,也是其心中對于男性權威的一種服從。但簡·愛用實際行動為現代女性指出方向:永遠不要被苦難淹沒,要讓艱苦的環(huán)境變成過去式,在這過程中要學會自我反思,豐沛思想,才能得到救贖。
而令簡愛轉變很大的一點就是經濟獨立。經濟獨立這個詞的存在本身就反應出很多社會問題。金錢自古就是權力的代言,掌權者會把金錢作為武器讓無權者依附。可以說,誰掌握了生產力和生產資料,就是掌握了尊嚴和權力。女性由于身體的先天原因,在耕戰(zhàn)方面都弱于男性,社會生產力發(fā)展之后,社會的主要任務由男性主導;加之小農經濟中男耕女織的固定分工,使女性失去了經濟獨立的權利,被困在了家庭里,這就導致了女性社會地位的低下,甚至成為男性的附庸。在很長的歷史時間里,女性甚至都不能作為獨立個體存在,大多數女性沒有自主權。
即便是自尊自愛的簡·愛也是繼承家產之后,才從內心真正的認可自己。二人的身份在簡的心里達到了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此時二人的結合就可以稱作真正意義上的“我的靈魂同你的靈魂在對話,就仿佛我們兩人穿過墳墓,站在上帝的腳下,彼此平等——本就是如此!”
對于中國女性來說“愛情”這個詞是西方舶來品,中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談愛情;最多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從著名大詩人陸游和其表妹唐婉的悲慘愛情故事中可以窺得,中國古代社會對于自由戀愛的看法。身份高貴的女性,不論在中國古代還是歐洲社會,都是一種可以交換的社會資源。中國古代門閥氏族、達官貴族之間的“聯姻”與歐洲的皇室內部結婚如出一轍。女子為了家族利益犧牲自己的婚姻已是一種共識。而身份普通或者是低微的女性更無權談愛情;她們可以是彩禮,可以是交換的物品,而不是“人”。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女性逐漸被從桎梏中解放出來。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事情。
鄒毓菲將簡·愛比作“籠中鳥”,她指出“簡·愛一直在激進與保守、叛逆與妥協之間游離,在‘反抗—順從—反抗’中來回波動,經歷了一個從“反叛者”到“順從者”的轉變,這樣的性格轉變不能只簡單地歸為簡·愛個人性格的不足,更多的是一種必然,因為簡·愛始終無法擺脫一種對父權社會的服從性,所以她的性格變化呈現了一種“出走—回歸”的模式。”可以看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革,女性已經逐漸有了獨立的意識和追求愛情的想法,但過去長期的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還是不同程度的禁錮著女性的思想。
好在今天這樣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經濟的進步,先進的思想感染著社會上的每個人,大部分人都開始追求愛情。因為愛情而進入婚姻,組建家庭逐漸變成新時代女性的主流思想。
馬克思主義認為愛情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男女雙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愛慕,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生活伴侶的一種高尚的情感。
我無比贊同這個觀點,并且覺得愛情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有也好,沒有也罷,都要以一種理智的心態(tài)去看待。簡·愛的兩次情感選擇,都跟羅切斯特有關。兩次都是簡·愛自己內心的選擇,跟他人的看法與想法沒有太大關系。今天的我們也要以自我為中心,更多的傾聽自我的意愿。
好的健康的愛情令人蛻變成更好的自我,無用的愛情造成精神內耗;摒棄拖累你的無用愛情,在走向更好自我的路上,收獲美好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