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陰云籠罩的天空下,白鳥湖清波澹澹,坐在山頂的赭紅色巨石上,迎著冷風,看夕陽從烏云背后一瀉汪洋。在亞心之都這孤零零的小山上,我想起了父親,想起他時我兩手空空,悲痛地握不住一顆淚滴。
記憶中,父親一直是個嚴厲的人,但在鄉(xiāng)里相鄰和親朋好友眼里,他又那般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我早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長大后,我們從未有過促膝長談,只有那捅不破的疏離感,和不敢對視的沉默難言。
父親對我的教育,一直非常嚴厲。他為了生計常年在外奔波,只在寒假能夠休息一個來月。難得歸家?guī)兹?,對我動輒訓斥,我行動坐臥,總如頭懸利劍,一絲一毫不敢怠慢。只覺得他看我總不順眼,我總想躲著他,不見他最好。寒假,除了要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yè),父親還要求三個子女將下一學期的所有書籍先抄寫一遍,將1000多頁的新華大字典也要從頭到尾抄一遍。任務逐日分解,每日完成后我才能出門玩耍。他對我吃飯說話、行走坐臥都有嚴格的要求,我至今不同意他的做法,但他已經去世四年了。
幼時,我是個頑劣的孩童,別的小孩不敢干的我都干,別的小孩不敢碰的我都碰,我是以經常挨打。父親給我的溫存,都在那數不盡的拳腳相向中消亡殆盡了,我怕他,因此遠離他。長大后,父親總給母親說,我和他不親近。他黯然神傷,長長地嘆氣,但我沒法強迫自己靠近他。不知從何時起,他的性格變得分外溫和,怎么看都不像他。
依稀記得大學畢業(yè)時,在出疆的火車上,望著窗外沉沉暗夜和漫無邊際的戈壁,我們說了整宿的話,那是一生中我們唯一的一次長談。我說了以后想做的事,他笑著說,看你能奮斗怎樣一個前程。往后,他很少教育我怎樣做人做事了,只在電話中叮嚀囑咐。他在石河子和昌吉工作的時候,我去駐地看過他兩次,每次都是短暫交談后匆匆而別。猶記得他遠去的背影,一襲灰色工裝,走得很慢很堅定。
他在人世間走一遭,受了很多的苦。在建筑工地,在烏魯木齊石化,寒冬酷暑,冰天雪地,我知道他用盡了一生氣力,將我們姊妹拉扯大。他教給我的人生道理都是善良的,但教育我的方式我至今不能同意。我無法隔著歲月去責備他,但想起他我總是很痛心,也許他可以對自己更好一點。他用自己的努力奮斗,對子女無私地付出,他盼著每個子女都過得好,他希望老了不給兒女任何拖累。
他說,自己再奮斗一年就要頤養(yǎng)天年了。但天不遂人愿,他查出肺癌半年就去世了,從坐輪椅到無法下床,再到咳血塊、無法呼吸,再到無法躺倒、抬不起頭、說不出話,病魔折磨得他皮包骨頭、奄奄一息。去世前一個月,他給我交代了后事,他已經無法說話了。母親總是丟三落四,擱在手邊的東西,轉眼就忘了放在什么地方,他急得直掉眼淚。
父親去世時,我沒有在床前,這是我一生之痛。我漸明白人生的意義,有些事錯過了就無法彌補。雖然不是節(jié)假日,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和子侄輩都來了,大家都在交口稱贊父親的與人為善、樂于助人,連最頑劣的哥哥們也趴在靈前守靈燒紙。入葬的前夜,下了整整一夜的雪,山路難行,怕送葬的車隊上不去,八九個子侄弟兄一直在山坡上掃雪。第二日,拉著靈柩的車上不去,大家又手抬肩扛,一直扶靈柩上山。鄉(xiāng)土之情,我永世不忘。
三個月后,整理父親的舊物,在手機殼里,我發(fā)現他手寫的一張訣別書。“永別了,我的親人們,我實在無法忍受病魔帶來的各種痛苦,希望我的三個孩子能夠善待你們的母親,我對不住她,含淚告別!”我哭倒在地,哽咽難言。
記憶中,父親一直是個嚴厲的人,但在鄉(xiāng)里相鄰和親朋好友眼里,他又那般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我早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長大后,我們從未有過促膝長談,只有那捅不破的疏離感,和不敢對視的沉默難言。
父親對我的教育,一直非常嚴厲。他為了生計常年在外奔波,只在寒假能夠休息一個來月。難得歸家?guī)兹?,對我動輒訓斥,我行動坐臥,總如頭懸利劍,一絲一毫不敢怠慢。只覺得他看我總不順眼,我總想躲著他,不見他最好。寒假,除了要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yè),父親還要求三個子女將下一學期的所有書籍先抄寫一遍,將1000多頁的新華大字典也要從頭到尾抄一遍。任務逐日分解,每日完成后我才能出門玩耍。他對我吃飯說話、行走坐臥都有嚴格的要求,我至今不同意他的做法,但他已經去世四年了。
幼時,我是個頑劣的孩童,別的小孩不敢干的我都干,別的小孩不敢碰的我都碰,我是以經常挨打。父親給我的溫存,都在那數不盡的拳腳相向中消亡殆盡了,我怕他,因此遠離他。長大后,父親總給母親說,我和他不親近。他黯然神傷,長長地嘆氣,但我沒法強迫自己靠近他。不知從何時起,他的性格變得分外溫和,怎么看都不像他。
依稀記得大學畢業(yè)時,在出疆的火車上,望著窗外沉沉暗夜和漫無邊際的戈壁,我們說了整宿的話,那是一生中我們唯一的一次長談。我說了以后想做的事,他笑著說,看你能奮斗怎樣一個前程。往后,他很少教育我怎樣做人做事了,只在電話中叮嚀囑咐。他在石河子和昌吉工作的時候,我去駐地看過他兩次,每次都是短暫交談后匆匆而別。猶記得他遠去的背影,一襲灰色工裝,走得很慢很堅定。
他在人世間走一遭,受了很多的苦。在建筑工地,在烏魯木齊石化,寒冬酷暑,冰天雪地,我知道他用盡了一生氣力,將我們姊妹拉扯大。他教給我的人生道理都是善良的,但教育我的方式我至今不能同意。我無法隔著歲月去責備他,但想起他我總是很痛心,也許他可以對自己更好一點。他用自己的努力奮斗,對子女無私地付出,他盼著每個子女都過得好,他希望老了不給兒女任何拖累。
他說,自己再奮斗一年就要頤養(yǎng)天年了。但天不遂人愿,他查出肺癌半年就去世了,從坐輪椅到無法下床,再到咳血塊、無法呼吸,再到無法躺倒、抬不起頭、說不出話,病魔折磨得他皮包骨頭、奄奄一息。去世前一個月,他給我交代了后事,他已經無法說話了。母親總是丟三落四,擱在手邊的東西,轉眼就忘了放在什么地方,他急得直掉眼淚。
父親去世時,我沒有在床前,這是我一生之痛。我漸明白人生的意義,有些事錯過了就無法彌補。雖然不是節(jié)假日,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和子侄輩都來了,大家都在交口稱贊父親的與人為善、樂于助人,連最頑劣的哥哥們也趴在靈前守靈燒紙。入葬的前夜,下了整整一夜的雪,山路難行,怕送葬的車隊上不去,八九個子侄弟兄一直在山坡上掃雪。第二日,拉著靈柩的車上不去,大家又手抬肩扛,一直扶靈柩上山。鄉(xiāng)土之情,我永世不忘。
三個月后,整理父親的舊物,在手機殼里,我發(fā)現他手寫的一張訣別書。“永別了,我的親人們,我實在無法忍受病魔帶來的各種痛苦,希望我的三個孩子能夠善待你們的母親,我對不住她,含淚告別!”我哭倒在地,哽咽難言。
為您推薦